第九條
應接受背景查核與每三年定期複查之人員,及其實施之機關單位如下: 一、經許可免受監護進入管制區及民航局飛航服務總臺南、北部飛航服務 園區之作業人員,由航警局實施。 二、執行保安控制措施之保安作業人員或可取得第三十七條第二項航空保 安資料之人員,應提供警察刑事紀錄證明,由所屬單位實施查核。但 已依第一款實施背景查核,或具現職公務員身分者,得免再實施。 前項各款人員之背景查核,應於其執行保安控制措施、進入管制區或民航 局飛航服務總臺南、北部飛航服務園區及取得航空保安資料前實施。 第一項背景查核,應包括身分、犯罪紀錄及其他與保安相關資訊之調查。 經前三項查核或複查未通過之不適任人員,其所屬單位應立即終止其執行 保安控制措施,或禁止其在未經監護情況下進入管制區或民航局飛航服務 總臺南、北部飛航服務園區,或取消其取得航空保安資料之權限。第二十七條
航空貨運承攬業應檢送下列文件,申請航警局核准後,始得成為保安控管 人: 一、申請書(如附件四)。 二、航空貨運承攬業許可證影本。 三、航空保安計畫。 四、取得前款航空保安計畫之人員及執行保安控制措施之保安作業人員之 警察刑事紀錄證明。 前項第三款之航空保安計畫,應包含下列事項: 一、保安政策及組織。 二、保安義務及責任。 三、營業事項。 四、收取、處理及儲存貨物處所之特性。 五、貨物處理。 六、貨物運輸。 七、貨物檢查。 八、督導及考核。 九、保安作業人員之遴選。 十、保安作業人員之訓練。 十一、紀錄文件之備存。 十二、緊急應變計畫。 第一項保安控管人之核准有效期間為三年。保安控管人應於效期屆滿三個 月前,檢送第一項文件向航警局申請核准。第三十條
保安控管人應執行下列保安控制措施: 一、收受已知貨物時,依已知託運人所填寫之資料,核對及檢查貨物之種 類、數量及外觀;已知貨物上機前,並應對其實施適當檢查。 二、經區別之非已知貨物,應送至航警局指定地點接受安全檢查後,始得 視為已知貨物。 三、對前二款之貨物,應防止遭受非法干擾行為直至交由航空貨物集散站 經營業者接收為止。 四、於運送過程中,不得將運送車輛處於無人監管狀態或於非排定行程中 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