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條文內容

名稱: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

中華民國111年8月19日 修正

第二節 警告標誌 第二十二條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應設置警告標誌。
一、急彎路段。
二、險坡路段。
三、交岔路口。
四、道路施工路段。
五、鐵路平交道附近。
六、臨時突發危險情況路段。
七、其他路況特殊路段。
第二十三條
警告標誌之設計,依左列規定:
一、體形:正等邊三角形。
二、顏色:白底、紅邊、黑色圖案。但「注意號誌」標誌之圖案為紅、黃
    、綠、黑四色。
三、大小尺寸
    標準型:邊長九0公分,邊寬七公分。
    放大型:邊長一二0公分,邊寬九公分。
    縮小型:邊長六0公分,邊寬五公分。
    特大型:視實際情況定之。
四、警告標誌設置位置與警告標的物起點之距離,應配合行車速率,自四
    五公尺至二00公尺為度,如受實際情形限制,得酌予變更。但其設
    置位置必須明顯,並不得少於安全停車視距。
第二十四條
彎路標誌分為右彎標誌「警1」及左彎標誌「警2」,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
減速慢行,低於下表規定之曲線半徑及視距路段應設置之。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二十五條
連續彎路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設於路線具有反向曲線或
連續轉彎,其曲線半徑及視距低於前條表列規定之路段。第一彎道先向右
者用「警3」,第一彎道先向左者用「警4」。
本標誌設於連續急彎路段,至少每隔二公里應設置一面,標誌牌下緣應設
附牌說明其長度,促使車輛駕駛人預知前途尚有連續急彎之里程。標準型
附牌圖例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二十六條
險坡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小心駕駛。設於道路縱坡在百分之七以上
之路段。除升坡用「警5」,險降坡用「警6」。
本標誌牌下緣應設附牌,說明該險坡屬「升坡」或降坡」,其坡度及長度
,標準型附牌圖例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二十七條
狹路標誌「警 7」,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路面狹窄情況,遇有來車應
予減速避讓。設於雙車道路面寬度縮減為六公尺以下路段起點前方。
本標誌設於狹路綿長路段,標誌下緣應設置附牌,說明狹路長度。標準型
附牌圖例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二十八條
車道、路寬縮減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前方車道或路寬將縮減之
情況,設於同向多車道或路寬縮減路段將近處,右側縮減用「警 8」,左
側縮減用「警9」。
行駛速率較高路段得增設本標誌於車道或路寬縮減路段之前,並應設附牌
說明其距離,使車輛駕駛人預知前方尚有多少距離處車道或路寬將縮減。
標準型附牌圖例如下: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本標誌用以警告前方車道縮減時,得與第一百八十八條之一車道縮減標線
同時或擇一設置。
第二十九條
狹橋標誌「警10」,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不得在橋上會車。設於淨寬不足
六公尺之橋樑。
狹橋長度在三00公尺以上者,宜設置號誌,管制交通。已設號誌之狹橋
,得免設本標誌。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條
岔路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注意橫向來車相交。設於交岔
路口將近之處。其圖案視道路交岔形狀定之。圖例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兩相鄰交岔路口中心點距離小於該道路所訂速限之安全停車視距者,得合
併為單一圖案,並得視道路實際狀況以放大型尺寸設置之。
同一道路短距離內有連續數個複雜交岔路口時,得視道路狀況再增設地名
方向指示標誌、指向線或地名、路名方向指示標字。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免設本標誌:
一、視界良好,易於察覺岔路來車動態之交岔路口。
二、設有號誌管制之交岔路口。
三、設有「停」、「讓」、「慢」、「注意號誌」、「地名方向」等標誌
    之交岔路口。
四、相交道路交通流向互不干擾之交岔路口。
五、相交道路任一道路之交通量每小時低於五0輛之交岔路口。
六、市區街道行車速限低於每小時四0公里路段之交岔路口。
第三十一條
匝道會車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匝道車輛之插會。設於會合點前
方之主線上。右側插會用「警20」,左側插會用「警21」。
本標誌牌下緣得設「右(左)側來車」附牌,說明其來車方向。標準型附
牌圖例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二條
分道標誌「警22」,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分道行駛、設於正對行車方
向之障礙物或交通島之頂端。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三條
注意號誌標誌「警23」,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前方路段設有號誌,應
依號誌指示行車。
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視需要設置本標誌:
一、郊區道路設有號誌,其間距超過一0公里以上者。
二、高速公路隧道前或交流道進出口設有號誌管制行車者。
三、號誌之設置,因受地形限制或其他因素致視界不良者。
四、因臨時交通管制或其他特殊狀況設置活動號誌者。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四條
圓環標誌「警24」,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讓內環車輛優先通行
,視需要設於圓環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五條
有柵門鐵路平交道標誌「警25」,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或及時停
車,設於車輛駕駛人無法直接察覺有柵門鐵路平交道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六條
無柵門鐵路平交道標誌,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提高警覺,確定
平交道上無火車行駛時,方得通過。設於無柵門之鐵路平交道將近之處。
路面設有「近鐵路平交道」標線者,得僅設「警26」標誌一面、路面未設
有「近鐵路平交道」標線者,應設三面,第一面標誌「警27」設於距離入
口處一五0至二00公尺間適當地點,第二面標誌「警28」設於上述距離
三分之二處附近,第三面標誌「警29」設於上述距離三分之一處附近。
本標誌標準型附牌圖案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七條
路面顛簸標誌「警30」,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設於路面顛簸路
段或特設跳動路面地段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八條
路面高突標誌「警31」,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設於路面突然高
聳路段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三十九條
路面低窪標誌「警32」,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設於路面突然低
窪路段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條
路滑標誌「警33」,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設於路面泥濘、冰凍
等滑溜路段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一條
當心行人標誌「警34」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注意行人。設於行
人易肇事路段,或設有「行人穿越道」標線將近之處。車輛駕駛人不易察
覺行人穿越之道路,亦得設之。但在市區街道或設有號誌之處得免設置。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二條
當心兒童標誌「警35」,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注意兒童。設於
小學、幼稚園(含社區或部落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兒童遊樂場所及兒童
眾多處所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三條
當心身心障礙者標誌「警36」,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注意身心
障礙者。設於復健醫院、身心障礙學校等身心障礙者經常通行處所將近之
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四條
當心動物標誌「警37」,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設於路旁放牧地
區、畜牧場所或野生動物保護區將近之處。
本標誌內動物圖案得以該地區最常出現之動物擇要調整。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五條
當心台車標誌「警38」,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設於台車平交道
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六條
當心自行車標誌「警39」,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得設於自行車
行駛眾多路段適當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七條
當心飛機標誌「警40」,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飛機升降。設於飛機場
附近道路與飛機升降方向相交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八條
隧道標誌「警41」,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慢行。設於隧道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四十九條
雙向道標誌「警42」,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會車。設於單行道連接雙
向道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條
碼頭、堤岸標誌「警43」,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小心駕駛。設於碼頭或堤
岸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一條
斷崖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小心駕駛,設於斷崖將近之處。右側斷崖
用「警44」,左側斷崖用「警45」。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二條
注意落石標誌,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落石。設於易於發生塌方或落石
危及行車之路段將近之處。右側落石用「警46」,左側落石用「警47」。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三條
注意強風標誌「警48」,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小心駕駛。設於強風經常吹
襲路段將近之處。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四條
慢行標誌「警49」,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減速慢行。設於道路發生特殊情
況,影響行車安全路段將近之處。本標誌下緣得設附牌標英文或說明慢行
原因。英文附牌圖例如左: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五條
危險標誌「警50」,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小心駕駛。設於危險路段將近之
處。
本標誌下緣應設附牌,說明危險原因。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第五十五條之一
當心大眾捷運系統車輛標誌「警51」,用以促使車輛駕駛人注意前方道路
有大眾捷運系統車輛行駛經過。設於接近大眾捷運系統車輛經過之交岔路
口。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

依前方道路有大眾捷運系統車輛行經之交岔路口或道路平行左(右)側有
大眾捷運系統車輛行駛路線之不同情況,本標誌牌下緣得設「當心捷運車
輛」附牌。
第五十五條之二
測速取締標誌「警52」,用以警告車輛駕駛人前方路段常有測速取締執法
,促使行車速度不得超過道路規定之最高速限或低於規定之最低速限。
測速取締執法路段,在一般道路應於一百公尺至三百公尺前,在高速公路
、快速公路應於三百公尺至一千公尺前,設置本標誌。

(圖片內容請參閱附件)